• 行业资讯
  • INDUSTRY INFOMATION
  • 知识篇——球墨铸铁件遇到这些缺陷应该怎么解
  • 浏览次数:27
  • 发布时间:2025/2/18 15:00:31     来源: 铸造工业网    作者:

知识篇——球墨铸铁件遇到这些缺陷应该怎么解

  1. (1) 控制残留铝量
  2. 湿型球墨铸铁件的危险残留铝量为0.03%-0.05%,此时会出现皮下气孔,小于0.03%时,一般不会出现。在不影响金相组织的前提下,浇注前添加0.2%以上的铝,就可以消除皮下气孔。但是铸铁中的铝主要来自孕育剂,湿型孕育的球墨铸铁件,在铁液中加入过多的硅铁孕育剂时,则是铸件产生皮下气孔的原因之一。 


  3. (2) 控制钛量
  4.  铸铁中残留铝和残留钛都有时,过量的残留钛会使铸铁产生严重的皮下气孔。球墨铸铁件残留铝量小于0.03%时,一般不出现皮下气孔,若此时残留钛含量超过0.01%时,则会产生皮下气孔。钛铝共同作用下,加剧界面水气还原,使得界面铁液含氢量更高,更易形成皮下气孔。残留钛主要来自熔炼炉料生铁锭,应注意生铁锭的含钛量,含钛量高的与低的搭配使用,控制钛量。  


  5. (3)减少硫含量 
  6. 锰、硫 对于湿型球墨铸铁件,从防止皮下气孔的角度来讲,硫元素是有害元素。当硫元素含量超过0.094%时容易产生皮下气孔,硫含量越高,出现缺陷的情况越严重。除此之外,产生的H2S可能会使缺陷更加严重。球化处理之后产生的氧化物、硫化物渣,清理干净。否则产生在界面处产生H2S气体也会形成皮下气孔,这种皮下气孔周围的石墨球化不良


  7. (4)添加稀土元素
  8.  加入稀土元素能够脱氧、脱硫,提高铸铁液态的表面张力,能够有效的防止皮下气孔的产生。球墨铸铁一般用稀土镁硅铁合金做球化剂,浇注前铁液中加碲(Te)0.002%(20ppm),加入量很少就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。 


  9. (5)控制浇注温度
  10.  为防止球墨铸铁件产生皮下气孔,选择正确的浇注温度,避免落入危险的浇注温度范围(危险浇注温度1310℃-1250℃)。 


  11. (6)控制铁液原始含氢量实践证明当铁液含氢量到4-5ppm,此时易产生皮下气孔,一般原始铁液含氢量控制在2-2.5ppm以下,开炉后1.5-3.5小时内,含氢量较高不适宜浇注。